8月21日下午,由江苏有线主办,开博学院承办的“全媒体传播格局下文化素养高级研修班”在南京开班。江苏有线党委书记、董事长庄传伟,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青峰,党委副书记赵晨华出席开班仪式。来自全省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品牌民营企业的中层和骨干齐聚一堂,开启思想之旅。
开班仪式上,庄传伟发表动员讲话。他说,如何传承文化根基、涵养浩然正气、提升舆情应对的真本领,将这份文化自信转化为前行路上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正是本次高级研修班的核心课题。
江苏有线作为“党媒政网民屏”,始终践行“党之所指,我之所向;国之大者,我之所为;民之所盼,我之所趋”的宗旨。我们传输的每一帧画面,都承载着价值选择,关键就在于能否将“红色基因”真正转化为内容创新的内生动力,让“工匠精神”沉淀为运维服务的温度标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互联网的影响和作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谁轻视互联网,谁就会被时代所抛弃”。如何让网络空间更加风清气正,成为凝心聚力、引领文明风尚的新高地,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时代课题。提升文化素养、重构话语体系、壮大舆论阵地,是塑造可信、可爱、可近的城市与组织形象的关键路径。
本次研修班讲师阵容包括知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央级和省级官方媒体知名专家、企业危机管理资深专家以及知名自媒体博主等。庄传伟希望,通过此次研修班,学员们能够锻造出关键支点,于工作日常保持文化温度,在技术理性中注入价值灵魂,实现对“单向度”陷阱的超越。
唯有以文脉之深远、文化之力量滋养人心、赢得人心,方能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屏障。
著名诗人、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臧棣以《为什么是诗:诗性书写中的生命精神》为题,围绕“为什么是诗”展开论述。臧棣首先破除了诗歌“遥远”“专属少数人”的偏见,指出诗与生命同源,根植于生命对美的感受和向往,人人都有诗性。他提到诗便捷易接触,能传递智慧、引发共鸣,与生命、人生观关联密切且力量强大,还能帮助人们重新认识与语言、世界的关系,鼓励人们亲近诗歌。
“外卖诗人”王计兵以《世界把我照亮》为题,围绕自己的个人经历娓娓道来,用质朴的语言讲述了他如何在与生活搏斗的间隙,通过诗歌找到照亮生命的光亮。他分享了自己在人生旅途中观察到的城市百态,在奔波劳碌中捕捉到的生活诗意,以及如何将风吹日晒的日常转化为直抵人心的诗句。他的讲述让学员们感受到,诗歌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形式,而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精神慰藉,能够在最艰辛的时刻给予人温暖和力量。
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钟山》主编、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贾梦玮以《信息与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学》为题发表论述。他表示,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非文学从业者也应积极以文字记录生活经历与真实感想,通过写作与阅读更好地理解自我、认知他人,赋予个体经验以文学意义上的保存与延续。同时,他认为文学工作者更应坚守悲悯的人文情怀与纯粹的文学初心,抵御外界诱惑,以创作照亮人心,为世道人心带来切实的精神滋养。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党委书记、台长、集团董事长葛莱围绕“平台、内容、技术、机制”四大核心方向,系统阐述了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在建设全国一流新型主流媒体进程中的创新实践与战略布局。这一分享展现了省级媒体旗舰如何借助系统性变革,将优质内容通过前沿技术赋能,精准抵达用户,为实现有效传播提供了鲜活的“方法论”和“路线图”。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学员们将深入学习全媒体传播格局下的文化素养与舆情应对之道,夯实文化根基,提升专业能力,以更扎实的文化底蕴和更从容的应对智慧,为各项工作注入持久动力,开创更加扎实稳健的新局面。
来源:转载自“江苏有线”微信公众平台